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

偈頌3, 4:「捐捨於父母」、「逆害於父母」

偈頌3, 4:「捐捨於父母」、「逆害於父母」

偈頌3T210《法句經》、《出曜經》30 雙要品〉及〈34 梵志品〉、《法集要頌經》29 相應品〉及〈33 梵志品〉、巴利《法句經》〈21雜品(Dhp 294)與《優陀那品》〈29: Yugavarga 〉有對應偈頌。

偈頌4巴利《法句經》21雜品(Dhp 295)與《優陀那品》〈33: Brāhmaṇavarga 婆羅門品〉有對應偈頌

 

經論名稱

第一頌

第二頌

T1543

捐捨於父母,亦王及二學;捨邦土翼從,無礙過梵志。

捐捨於父母,亦王及二學,

已害於五虎,彼謂之清淨。

T1544

逆害於父母,王及二多聞;

誅國及隨行,無礙過梵志。

逆害於父母,王及二多聞,

除虎第五怨,是人說清淨。

T210

學先斷母,率君二臣,

廢諸營從,是上道人。

〈教學品 2

 

T212

除其父母緣,王家及二種,

遍滅其境土,無垢為梵志。

〈雙要品 30

先去其母,王及二臣,

盡勝境界,是謂梵志。

〈梵志品 34

 

T213

除其父母緣,王家及二種,

徧滅其境界,無垢為梵行。

〈相應品 29

學先去其母,率君及二臣,

盡勝諸境界,是名為梵志。

〈梵志品 33

 

巴利《法句經》

殺了母親和父親,以及兩個剎帝利王,殺了國人及隨從,他成為寂靜無擾地遊行(於世間)的婆羅門

(Dhp 294)

殺了母親、父親以及兩個多聞的國王(婆羅門王),所殺的第五人是(兇猛)如老虎者,他成為寂靜無擾地遊行(於世間)的婆羅門(Dhp 295)

梵文《優陀那品》

殺了母親和父親,以及兩個婆羅門王,殺了國人及隨從,他成為寂靜無擾地遊行(於世間)的婆羅門

(Uv 29.24), (Uv 33.61)

殺了母親、父親以及兩個婆羅門王,殺了(兇猛)如老虎的第五人,此人可被稱為清淨

(Uv 33.62)

波特那《法句經》

殺了母親和父親,以及兩個剎帝利王,殺了國人及隨從,他成為寂靜無擾地遊行(於世間)的婆羅門

〈婆羅門品 3

 

犍陀羅《法句經》

殺了母親和父親,以及兩個婆羅門王,殺了國人及隨從,他成為寂靜無擾地遊行(於世間)的婆羅門

〈婆羅門品 1

 

 

偈頌2:「不應捶婆羅門」、「不應害梵志」

偈頌2:「不應捶婆羅門」、「不應害梵志

此首偈頌在《出曜經》34 梵志品〉、巴利《法句經》〈26 婆羅門品〉(Dhp 389)與《優陀那品》33: Brāhmaṇavarga 婆羅門品〉有對應偈頌

經論名稱

前半頌

後半頌

《阿毘曇八犍度論》

不應捶婆羅門,亦不婆羅門;

不是捶婆羅門,亦不是婆羅門。

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

不應害梵志,亦復不應捨;

若害彼或捨,俱世智所訶。

T212《出曜經》

不捶梵志,不放梵志,

咄捶梵志,放者亦咄

巴利《法句經》Dhp 389

Na brāhmaassa pahareyya, nāssa muñcetha brāhmao;

Dhī brāhmaassa hantāra, tato dhī yassa muñcati.

筆者翻譯巴利《法經》Dhp 389

莫打婆羅門,婆羅門不該對攻擊他的人憤怒,

攻擊婆羅門者為可恥,婆羅門對攻擊他的人憤怒,則更為可恥。

《優陀那品》(Uv 33.63)

na brāhmaasya praharen na ca muñceta brāhmaa |

dhig brāhmaasya hantāra dhik ta yaś ca pramuñcati ||

筆者翻譯《優陀那品》(Uv 33.63)

不應捶擊婆羅門,也不應放捨婆羅門而未提供四事供養;

捶擊婆羅門是不該為(之事),放捨婆羅門而未提供四事也是不該為(之事)

 

偈頌1:「視者視時視」、「已見者能見」

偈頌1:「視者視時視」、「已見者能見」

此首偈頌在《出曜經》〈28 觀品〉、《法集要頌經》〈27 觀察品〉與《優陀那品》〈27 Paśyavarga 〉有對應偈頌。

經論名稱

前半頌

後半頌

《阿毘曇八犍度論》

視者視時視,不視時亦視,

不視者亦視,不視視亦視。

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

已見者能見「已見及不見」,

不見者不見「不見及已見」。

T212《出曜經》

觀以觀當觀,不觀亦當觀,

觀而復重觀,觀而不復觀。

T213《法集要頌經》

觀已觀當觀,不觀亦當觀,

觀而復重觀,觀而不復觀。

《優陀那品》(Uv 27.36)

paśyata paśyate paśya paśyate cāpy apaśyata |

apaśyan paśyate naiva paśyato nāpy apaśyata ||

筆者翻譯《優陀那品》(Uv 27.36)

已見者,能見「已見者」及「不見者」;

不見者,不見已見者不見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