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

第一頌:「見」

《阿毘曇八犍度論》卷30:

「視者視時視,不視時亦視,

   不視者亦視,不視視亦視。

『視者視時視』,『視』謂之諸已見苦、習、盡、道。『視時視』,謂之諸餘見苦、習、盡、道,彼亦見此見苦、習、盡、道,故曰『視者視時視』。『不視時亦視』者,謂之諸餘不見苦、習、盡、道。彼視此不見苦、習、盡、道,故曰「不視時亦視」。「不視者亦視」,「不視」謂之不見苦、習、盡、道,「視」謂之諸見苦習盡道。故曰「不視者亦視」。「不視視亦視」,彼見苦、習、盡、道,此不見苦、習、盡、道,故曰「不視視亦視」(一竟)。」(CBETA, T26, no. 1543, p. 914, c22-p. 915, a2)

 

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〈伽他納息〉第一頌為:

「已見者能見,已見及不見,

   不見者不見,不見及已見。

『已見者能見』者,『已見』謂諸已見『苦、習、滅、道』,『能見』謂彼能見『苦、習、滅、道』。『已見及不見』者,諸餘已見及不見『苦、習、滅、道』。『不見者不見』者,謂諸不見『苦、習、滅、道』者,謂彼不見。『不見及已見』者,諸餘不見及已見『苦、習、滅、道』。」CBETA, T26, no. 1544, p. 1029, b21-27)

 

【校勘註記】

1. 《阿毘曇八犍度論》:「一竟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見竟」,「宋、元、明藏」及「宮」本都作「一竟」。

2. 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卷20,《大正藏》作:「已見者者。謂諸已見苦集滅道。能見已見及不見者,謂彼能見。諸餘已見。及不見苦集滅道。」(CBETA, T26, no. 1544, p. 1029, b23-25)

   第一句「已見者者」,應作「『已見者能見』者」。第二句「謂諸已見苦集滅道」,應作「『已見』謂諸已見『苦、集、滅、道」。第三句「能見已見及不見者,謂彼能見」,應作「『能見』謂彼能見『苦、集、滅、道』。『已見及不見』者」。第四句「諸餘已見。及不見苦集滅道」,應作『諸餘已見及不見『苦、集、滅、道』。」

3. 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卷20,《大正藏》作:「不見者者,謂諸不見苦集滅道。不見不見及已見者,謂彼不見諸餘不見及[7]以見苦集滅道」(CBETA, T26, no. 1544, p. 1029, b25-27)
  [7]以=已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。

  第一句「不見者者」,應作「『不見者不見』者」。第二句「謂諸不見苦集滅道」,應作「『不見者』謂諸不見『苦、集、滅、道』」。第三句「不見不見及已見者」,應作「『不見及已見』者,謂彼不見」。第四句「謂彼不見諸餘不見及以見苦集滅道」,應作『諸餘不見及已見『苦、集、滅、道』。」

==================

《出曜經》釋文為:

「觀已觀當觀,不觀亦當觀,

 觀而復重觀,觀而不復觀。

所謂觀者,「苦、習、盡、道」真如四諦,彼執行人已觀「苦、習、盡、道」真如四諦。觀者現在、已觀過去、當觀未來,興於塵勞,皆由三世,墜墮生死,不至于道,是故說曰『觀已觀當觀』也。

『不觀亦當觀』者,所謂不觀者,不見「苦、習、盡、道」,如是當觀深察分明,知為不見「苦、習、盡、道」真如四諦,是故說曰『不觀亦當觀』也。

『觀而復重觀』者,信能分別「苦、習、盡、道」,一一思惟究暢其義。

『觀而不復觀』者,已觀、已知不復思惟,是故說曰『不觀亦當觀,觀而復不觀』也。」[1]


[1] 《出曜經》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740, b28-c10)

《阿毘曇八犍度論》與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的攝頌

《阿毘曇八犍度論》中的「〈見犍度〉中〈偈跋渠〉」,與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中的「〈見蘊〉第八中〈伽他納息〉第六」,其實都收錄了17首偈頌,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攝頌未含第14首偈頌。

《阿毘曇八犍度論》「見(1)婆羅門(2)二母(3, 4),盡(5)灑(6)若負(7)一(8),不信(9)三十六(10)惡(11)見(12),無望(13)沫(14)講堂(15)墮(16)皮(17)。」CBETA, T26, no. 1543, p. 914, c20-21)

與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卷20:「見(1)梵(2)父(3, 4)勝(5)網(6),車(7)本(8)信(9)流(10)轉(11),母(12)王(13)慧(15)脫(16)根(17),此章願具說。」(CBETA, T26, no. 1544, p. 1029, b19-21)

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

《發智論》與《八犍度論》偈頌的校勘與標點

此處對《發智論》的同本異譯進行校勘與標點:一為僧伽提婆與竺佛念(西元383年)共譯的《阿毘曇八犍度論》中的「〈見犍度〉中〈偈跋渠〉」,與玄奘(西元660年)譯的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中的「〈見蘊〉第八中〈伽他納息〉第六」。此兩譯各含17首偈頌,但是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的攝頌只列16首,有一首偈頌在攝頌無對應的字詞,原因不明。

校勘的底本為《磧砂藏》,校本為《高麗藏》、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。為方便讀者使用 cbeta ,本部落格正文直接標示版主選用的「異讀」,而不是「底本」。

本「本部落格」經常提及「宋、元、明藏」、「元、明藏」、「明藏」或「聖語藏」,此類稱謂指「引用《大正藏》頁底註」的「校勘註記」;筆者並未親自去檢閱《思溪藏》(《大正藏》「校勘註記」所指的「宋藏」)、《普寧藏》(《大正藏》「校勘註記」所指的「元藏」)、《徑山藏》(《大正藏》「校勘註記」所指的「明藏」,或稱「嘉興藏」) 或《聖語藏》。為求行文簡潔,有時將《阿毘曇八犍度論》稱為 T1543,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稱為 T1544,《出曜經》稱為 T212,維祇難譯《法句經》稱為「T210《法句經》」,《法集要頌經》稱為 T213。。